【家庭圖:父親留下的禮物】
前兩天我的文章中,寫著一一聽完他父親自得其樂的話語後,淡淡說了一句「屁話」,引發我與先生的大笑,一一此話帶來了家庭的歡樂。這件事,引發不少人的困惑:幽默與尊重,該如何拿捏?
這是一體兩面,不,應該說這是一體多面的事,就如同昨天的文章提及「真相不止一種」的含意是一樣的,一件事物你如何看待他,決定了你的認定與觀點。
許多人提及童年時期,父母對自己的言語,有著非常多的要求,深深的影響著長大後的我們面對父母時,有著不小的壓力與陰影。
這讓我想起童年我與父親相處的點滴。
父親生性比較豁達,也許是因為逃難經歷了種種的磨難,讓他對生與死,得與失,看得比旁人來的淡漠,畢竟在大難之時,見過太多,也親身遇過太多,因此父親對許多事物都看的比旁人豁達,比許多人都更珍惜當下,活在此時此刻。
但也許因為母親早年離家,因此在個性上,父親也較之其他男性,多了些嘮叨,除此之外,父親算得上是非常豁達的人,從來不會將苦悶熬著放在心上太久,與孩子的衝突雖然不斷,但是從不將憤怒放心上,沒有隔夜的情緒。
父親在五十歲那年生下我,在教養上,父親也許已經歷經了前面三個男孩的磨合,因此養育我的方式,比起兄長,姿態上要寬鬆許多。
童年,我經常和父親胡鬧,閒暇時也經常和父親鬼扯,也經常捉弄父親,因為我知道父親對我是寬容的,這使我面對父親時,有著許多大膽的嘗試。
記得有一年,我和父親兩吃飯,父親負責炒菜,我負責盛飯,我習慣性的問父親:吃多少?
父親說:別太多,少一點。
當時我已是青春期的少女,對許多不明確的事物有著些許的不耐和叛逆,因此面對父親說「少一點」,卻又沒說少一點是多少,我心中就起了調皮的挑戰,於是真的幫父親盛少一點。
等父親忙完後一轉身,看到他自己的碗裡只有「一粒米」時,突然大叫:這什麼?怎麼這麼少?
我笑著說:是你自己說要少一點,一粒米剛好符合「少」,而且只有「一點」。
父親聽到後,哇啦哇啦的大笑。
父親的笑聲,我至今都還記得,在那樣一個沈悶的日子裡(我要考高中聯合),家裡只有我與父親的孤單相處,父親對我調皮的挑戰,回給我最爽朗的笑聲。
這是我父親給我的珍貴禮物,讓我無論面對多麼困難的生活時,我有了灑脫的豁達,面對孩子的各種行為時,我也可以很開闊的回以大笑。
這是我珍惜且喜愛的家庭圖像,而我也想以此,一直延續下去,讓孩子們在未來,也能以開闊的心境,去面對每一次挑戰。
過去,我們無法改變,但至少此刻的現在,我們能做點改變,每放寬一厘米的界線,孩子就會多一倍的自由,孩子與父母,不該只是羈絆,更應該彼此滋養,而幽默是很好的潤滑劑,這讓我與孩子聊天時,彼此都多了一份不可言說得歡樂。
♬教養工作坊:
🔥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:https://reurl.cc/1gGbAX (已額滿)
🔥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:https://reurl.cc/WEgL6Z
🔥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:https://reurl.cc/e9g8rb